关于中文网站的一些数据 – 来自 similarweb

google.com.hk 在中国的访问量排名 #38,每月访问量 1.15亿,来自中国的流量比例大概 45.86%,大概等于 6879万访问量(尽管在中国被完全屏蔽)。最大的流量贡献是 google.cn。移动:电脑的访问量比例是 22%:78%。

与此对比,google.cn 每月 552万浏览量,自然搜索的关键词主要是“翻译”和“浏览器”/“chrome”。而 g.cn 的每月浏览量只有 2.8万。

有趣的是,similarweb 将 google.com 列为中国 #4 的网站,位列 qq.com 的 8亿访问量之后。同时,youtube.com 为 #11(高于 #12 的京东,1.4 亿),twitter.com 为 #50,steampowered.com 为 #145。我的猜测是这里的统计样本是有限的(就如同很多国外统计公司的结果一样),可能不能统计部分的平台(比如中国本土的浏览器、手机系统等)。但是如果海外网站的浏览量属实,也确实是不得了的数字。

免费版 similarweb 对于网站的地理分布不显示五名以外的国家名字,但是会写出网站的地区排位。可以根据上面地区排位去猜到网站的地理分布数据。similarweb 的数据说中国占到 google.com 全球流量(849亿)的 0.42%(所有国家排 #42),即 3.67亿。这跟他们列出的 qq.com 和 taobao.com 的流量是吻合的。(不过,有可能中国网站的实际流量不止这点。)根据他们给出的数据,google.com + google.com.hk 在中国的月流量大概在 4.35 亿。(好惊人的数字,高于必应在中国的 3.1亿,但是还是只有百度的 1/10。)

translate.google.com.hk 月流量 785万,25% 流量来自中国。

百度(#1)每月 47.7亿访问量,3/4 的访问量来自移动设备。在全球搜索引擎当中,访问量在 google.com 之后排第二。(前五名剩下的分别是 yandex.ru, bing.com 和 duckduckgo.com)

cn.bing.com 每月访问量 3.1 亿,几乎全部访问量都来自中国。最大的流量贡献是 msn.cn。bing.com 在中国的网站排名 #8,在全球大概 24% 的流量来自中国,比第一名美国 30% 稍低。

sogou.com 月访问量 9423 万(#21)。360 搜索(so.com)月流量 9064 万(#25)。神马搜索/夸克搜索(sm.cn)月流量 9962万(#18)。

msn.cn 每月访问量 2990万,在中国排 #77。

谷歌收购的 265.com 月浏览量只有 122万,在中国排 2970#。

视频网站,按照他们的数据,中国的视频网站访问量 bilibili 最高(#2,12 亿),YouTube 其次(#11,预估在中国的浏览量 1亿多)。爱奇艺 #37(5535 万),优酷远远落后,位于 #51(4000万)。芒果 TV 为 # 123(2592万)。

关于 youtube.com 在中国的流量,similarweb 的数据显示中国占到 youtube.com 全球流量(327 亿)的 0.53%,即 1.73亿次。

海外影片流播服务,流行度从高到低分别是 Netflix(#853),Disneyplus.com(#9068),max.com(#94112),hulu.com(#100809)。其中 Netflix 来自中国有 0.11%的流量,约 175.56 万访问量。在所有国家排第68位。Disney+ 中国的流量占全球 0.06%,约 15万。在所有国家排 67名。

关于 Apple 相关域名,icloud.com.cn 在中国的访问量远远高于 icloud.com,这大概说明中国大多数 iCloud 用户转到了云上贵州。而 apple.com 主站在中国的流量大于 apple.com.cn(645万)。

零售站点,taobao.com 流量最高(3.4 亿,#6),京东为 1.42亿(#12),天猫商城 1.15亿(#17)。

相比起来,amazon.cn 的流量非常低,月流量仅有 420 万不到(#328)。远远低于亚马逊日本站 6.09亿,甚至不如亚马逊新加坡站 771万。amazon.com 主站的在中国访问量(#70)甚至都比 amazon.cn 要高。这大概可以证明 amazon.cn 是彻底失败的,亚马逊不如把中国业务的重心转到 amazon.com 以及 app 上。(实际上 amazon.com 也可以直邮中国。)预估 Amazon.com 在中国的流量占全球 25.7亿的 0.62%,大约 1951万,在所有地区排第 10名。

amazon.cn 的流量低并非宣布关站以后,实际上在 23 年 11月就只有 520 万浏览量。而在今年1月跌到了 340万。

当当和苏宁的流量也不比亚马逊中国更高,分别只有 217万(#661)和 344万(#447)。

在英文新闻内容里面,门户站与新闻站的流量差距巨大。yahoo.com 的流量是最成功的新闻站 nytimes 的五倍以上。

在中国,门户站的流量也超过新闻站点。腾讯网(#3)月流量 8亿,新浪(#23和 #36)和搜狐(#13)的月访问量都在 2亿左右,网易(#22)和凤凰网(#28)的流量分别是 1.3亿和9026万。网易的移动访问比例最低,只有 28%。

mp.weixin.qq.com 的月访问量为 1.32 亿 – 这可能是不完全的统计,因为微信订阅号文章一般在微信内部打开,而非浏览器。这是 toutiao.com 访问量 6199 万的两倍以上。

党媒当中,新华和人民的月浏览量都在 1500万左右。央视新闻的月浏览量为 300万。

在市场化或者私营的传统媒体当中,环球的流量最高(544万),其次是财新(231万)、一财(168万)、每经(105万)。新京报的流量(85万)是这几个当中最低的。财新、每经、一财的七成流量来自电脑,而新京报和环球时报则是手机电脑五五分。

南方周末和三联生活同作为付费媒体网站,月流量都在 30万左右。南方周末的外部网站流量贡献来自 tophub.today 和 innoreader.com。

新媒体网站中,澎湃最为成功(2519万,在中国排名 #100),上观其次(835万),界面流量较低(203万)。补充:虎嗅的流量为 342万。

另外联合早报的中国版网站 zaobao.com 访问量非常高(2286万!),在中国网站排名 #101。这是一个服务器设在新加坡,没有 ICP 备案的网站,但是它的流量超过了任何一家中国的传统媒体网站,与澎湃新闻的流量比较接近。(真实新闻的吸引力)

网站的直接访问占到 67%,搜索和社交分别占到 19% 和 5.56%。由外部网站贡献的流量中,42%来自百度搜索。搜索词最多的是“联合早报”,还有“李克强”和“李尚福”。

其他几家海外中文媒体的访问量中,访问量从高到低分别是纽约时报中文网(308万),美国之音中文网(277万),华尔街日报(233万)。其中美国之音在中国的流量比例占到 43%,在中国的网站当中排名 #2154。

纽约时报在海外的访问量更高,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分别占到 41%和 62%。这些网站的访问量不如上观新闻或者环球时报,但是超过了财新、一财、每经、新京报等网站。

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与财新的定位类似,也是付费的财经媒体。虽然在中国被屏蔽,月访问量与财新相当。

美国之音在搜索方面最占优势,大概 41% 的流量来自搜索引擎。原因可能是美国之音在这四个网站里面,更新新闻应该是最快的。

付费海外中文媒体,FT 中文网和端传媒的流量都在 50多万。FT 中文网 50% 的流量来自中国,台港流量占比较低(台 12%、港 8%),端传媒则有过半流量来自香港台湾(台 28.7%,港 25.8%),仅 10.6% 来自中国。

同样是付费的中文媒体站,FT 中文网即使在中国被屏蔽的情况下,月流量依然超过南方周末。

除了早报外,WSJ(#1512)、BBC(#1894)、美国之音(#2154,估计中国流量 119万)纽约时报(#2541)、法广(#2889)也在中国有不同的欢迎度,预估月流量在 100 – 200万上下。RFA(#8658)和德国之声(#9513)在中国的流量更加低。

英文媒体站,尽管美联社(apnews)和 ABC News 的网站在中国每月被屏蔽,他们在中国的访问量依然落后于 Fox News 网站。路透的网站流量高于他们。在全球,Fox News 的流量(2.85亿)领先于其他几家

通讯软件中,discord.com 在中国比较受欢迎(#292,占全球 10.79亿流量的 0.47%,约 507万,在全球排第 25)。Telegram 和 Whatsapp.com 也在中国有几百万访问。

中国的社交媒体站点当中,bilibili.com 月访问量12亿(#2),zhihu.com 月流量 5.4亿(#5),weibo.com 和 weibo.cn 分别是 1.4亿(#16)和 1.3 亿(#19)。豆瓣月流量 9268万(#20)。

没落的几家社交媒体站点当中,QQ空间因为跟 QQ 的关联依然有一些活跃度(月流量 1367万),开心网和人人网分别只有 13万和 32 万访问量。

根据他们的数据,Twitter、Instagram、Facebook 等排位如下。猜测可能 IG 的 app 安装量较高,导致统计数据会比实际使用量低。但是,根据 #50 的排位可以猜到中国占 twitter.com 全球流量 61 亿的 0.42%(在所有国家排 #32),即来自中国的月流量 1952万。

v2ex.com 虽然在中国被封锁,但是仍在中国网站排名 #273,月流量 724万(67% 流量来自中国)。

科技媒体中,IT之家和快科技的月访问量分别为 2868万(#121)和 2774万(#126)。cnbeta 被解除备案后流量大跌,目前一个月 172万。solidot 作为小站,一个月 31 万。

其他几家科技博客中,简书流量较高 1700万(#175),往后是少数派 557万,36kr 536万,小众软件 177 万。最后是爱范儿 80万。

微软的域名中,microsoft.com 在中国的地区排名 #56,中国流量约 4018万,占全球 3.86%(第7)。live.com 主要是个人版微软网络服务,包括 OneDrive、Outlook 等,在中国的地区排名 #73,中国流量约 1749万,占全球 0.90%,在所有国家排第 22。

聚合类站点中,tophub.today 月流量 562万,rebang.today 月流量 114万。

中文维基百科月流量 6763万。47% 来自台湾,16% 来自香港。来自中国的流量为 9.8%(大约 663万)。

中文维基百科的流量为百度百科(3 亿)的大约 1/4,但是远远超过搜狗百科、互动百科、360 百科(665万、149万、926万)。

小宇宙域名的访问量(44.3万)远远落后于喜马拉雅(#330,684万),但好于几乎被淘汰的荔枝FM(14.6万)。Spotify 在中国确实有一席之地(#1264,占 5亿全球流量的 0.28%,大概 140 万。在所有国家排50名。)网易云音乐在浏览器的访问量最多,有 1579 万。

以下,一些国际网站的总浏览量和来自中国的浏览量比例。

github.com 月流量 4.4 亿,13% 流量来自中国。

copilot.microsoft.com 月流量 656万,13.67%来自中国。

innoreader.com 是 inoreader 的镜像站,月流量 127万,95% 以上流量来自中国。

inoreader.com 主站月流量 1065万,也有 5% 来自中国。

theoldreader.com 月访问量 170万,有 10%流量来自中国。

不明白播客月流量 14万,11% 流量来自中国。流量来源四成来自直接访问,三成五来自社交媒体,近两成来自搜索。

Astrill 网站月流量 35万,15%流量来自中国。

deepl.com 月流量 2.4 亿,有 12% 流量来自中国。

PornHub 中文站点 cn.pornhub.com 月流量 1.05亿,台湾流量占 31%,中国流量占 26%,香港流量占 13%。

一些中国的网站排位